明代雙龍戲珠紋樑冠是博物館首件入藏藏品。(相關機構圖片)
法國火車頭式鐘。(相關機構圖片)
班禪源流之香格里拉王織錦。(相關機構圖片)
明萬曆至崇禎(1573–1644年)黃花梨圈椅成對。(相關機構圖片)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由即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舉行「樂藏與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批受贈藏品展」,向公眾開放。此次展覽是博物館首個本館館藏的專題展覽,展示12家捐贈者的重要貢獻。透過近百件珍品,觀眾不但可以了解捐贈人及其收藏和藝術創作的故事,更可了解這批捐贈文物的藝術、歷史和文化價值。
是次「樂藏與共」展覽按藏品類型分為五個單元,展出金屬、書畫、家具、宗教藝術及陶瓷類文物,年代跨越新石器時代至 21 世紀,展現中國5,000年工藝和美學的演變和發展。
當中,金屬類文物涵蓋了歷代金器、青銅器和琺瑯器,展示了中國金屬工藝發展的成就和中外文化交流成果。書畫類文物以革命畫家胡藻斌(1897‒1942年)的遺作為主,其繪虎寫實精巧,隱喻國家自強復興。家具藏品有風格簡練、線條優雅的明式家具,榫卯結構機巧精密,亦有明代黑漆嵌螺鈿家具,光彩奪目,充分體現出明人風雅的意趣與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藝。宗教類文物為織繡唐卡,色彩繽紛,以畫講述佛道傳承的事蹟。陶瓷類文物中,既有反映新石器時期的彩陶製造技術,也有清麗絕美的明清瓷器,展現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和科技的輝煌成就。
由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保護專家與香港文保人員攜手修復的花卉盆景圖平頭案明。
是次展覽精品眾多,包括博物館首件入藏藏品——雙龍戲珠紋樑冠(明代,1368–1644年)。此外,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文保專家駐館計劃」支持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保護專家與香港文保人員攜手修復兩件藏品——花卉盆景圖平頭案(16世紀)和火車頭式鐘(約1900年)。此兩件文物在入藏本館後首度亮相。
博物館透過科技元素,讓觀眾可以欣賞文物上豐富精美的細節。是次展覽精選了12件藏品,進行三維掃描,並製成教育短片。
「樂藏與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批受贈藏品展」展期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相關機構圖片)
(左起)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研究策展及節目)王伊悠及研究員周維強。(相關機構圖片)